溫哥華的秋色—麥勝梅(德國)

2024-10-11
溫哥華 / 作者提供
溫哥華 / 作者提供

飛機終於在溫哥華機場降落了,機窗外飄著细雨,一片灰白。

下了飛機,我跟著人群朝向入境關口走,不知怎的,總覺得那道走廊好長好長。我大步地走著走著,眼前突然出現了一道風景,讓我馬上精神抖擻起來,順着大玻璃牆看去,只見樓下的候機室燈火熒熒,除了琳琅滿目的商店外,還設置了很多餐廳,優雅的人士在青綠的棕榈樹下用餐,精緻的餐具,燈紅酒綠,讓人目不暇給。不遠處還有我久仰的印地安的圖騰和雕像陪襯著,好休憩的畫面啊!此刻的寬敞的航廈,對於馬上入境的我,瞬間添增了幾分古樸的藝術氣氛,非常吸睛。

盡管只是匆匆的一瞥,沒想到那迷人的氣氛一直就陪伴著我,直至我提著行李進行温哥華四日之旅。

九月,溫哥華已經入秋。雨仍在絲絲地下,接機的是久違的老同學,在異鄉遇故人的喜悅自然不在話下。老同學定居溫哥華多年,像很多亞裔人士一樣,選擇了這個舒適的城市作為她的第二故鄉。據說這裡華人聚居為數可觀,唐人街規模僅次於美國三藩市。從她神采飛揚的樣子來看,歲月可真沒在她臉上留下任何的痕跡。不禁有些臆想起來,這都是好山好水所賜吧!

第二天早上,天氣轉晴,氣温徘徊在二十度左右,只要穿上外套就夠了。

我就如此不經意地在街道巷尾漫遊,這次舊地重遊,原本沒有太多的策劃, 既然是在秋天來到楓國,當然希望見到楓红的景色,沒想到小小的夢想的竟然落空了,也許是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,致使今年的秋天缓緩而至,街樹的葉子才漸漸由綠變黄,和德國的秋天一樣,還沒迎來滿樹金黄桔紅的時刻。

有「城市花園」美譽的溫哥華自然有很多讓人難忘的景點,然而最讓我留下難忘的回憶的是以下五個獨特的風景。

(一) 溫哥華市中心

市中心是商業、金融和文化的中心區域,有許多歷史性的建築,旅客沿著羅布森街走,會看到了很多購物中心和酒店旅館。在金融辨公樓之間,你也許發現很多俊男美女穿梭其中,在另一街角,卻發現了溫哥華公共圖書館總館,或者在洛遜廣場邂逅了充滿藝術氣息的溫哥華美術館,假如你想到固蘭湖街懷舊,你會發現奧芬劇院在傍晚時分格外亮麗。

溫哥華沒有過份的喧嘩。Gas Town Downtown Water St.是舊日溫哥華的發源地,多年前我在一次漫遊城中心時,看到了有一個煤氣鐘,非常有古味,便隨手拍下一照留念,後來才知道它頗有名氣,它還是蒸氣鎮的一個不可錯過的地標呢。

黄昏時,我們在英吉利灣海灘的散步,在這兒不遠的地方,我意外發現了非常有趣的14尊銅像,長相宛如外星人一樣,擺出各色各樣的姿態和大笑臉,讓人一見就想笑,同時,忍不住要模仿他們的模樣拍下一張照片留念,這裡經常召攬很多遊客,他們開開心心地來,也滿懷歡喜地離去,是一個培養好心情的好景點。

帶著好奇的雙眼在城市漫步,在不斷交替掠影的景觀裡尋找它的靈性,我不禁悄悄地喜歡上這個大都會。

溫哥華市中心一角 / 作者提供
溫哥華市中心一角 / 作者提供

(二) 人類學博物館

人類學博物館設於哥倫比亞大學內,為了參觀博物館,我先到校園溜達溜達。

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創建於1908年,得先天獨厚,擁有優雅環境,在校園中漫步,美麗的海灘、植物園、日本式花園Nitobe Memorial Garden,就在此歷歷在目。

這個號稱加拿大第三大的大學,除了在學術上和教育上有很大贡獻外,設有了人類學博物館和地質學博物館、劇院、美術館及水生動植物中心,提供給民眾一個優貭的陶冶性情環境。

初次走訪人類學博物館,主要是為了看原居民印地安人的圖騰,對於圖騰,我有一種特別的偏愛,每每在彩色斑斕的圖騰柱前,我總是踟躕不前,彷彿非要洞察其中的密碼意義不可,圖騰在我眼裡永遠是含有豐富的意像,充滿了神秘感。

據知「圖騰」為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,源自北美阿耳貢金人奧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,意為「他的親族」或「他的氏族」。另有人稱,是原住民族群 Ojibwe 語言裡的字 odoodem ,意指「群體關係」 his kinship group。圖騰柱上的雕刻和繪畫往往在訴說了部族的家世血統,造就了印地安人記錄史料的一種特別方式,透過某種動物的雕像和植物的裝飾的多少,可以識別該部族的生活與社會地位,並且可以傳達更多的紀念性的或嘲笑的意義。

而最易值得人們的窺視,卻是在人類學博物館所收藏的印第安木雕真品。我在館内裡,凝視著其中一艘牢固的獨木舟,想像到幾百年前,甚至幾千年前,印地安人的祖先如何千山萬水從亞洲跨越白令海峽到達美洲。

更讓我留下深刻印象,是那些與過去生活、歷史、宗教有密切關係的雕像。我驚訝那些動物和人像輪廓圖形,竟是如此誇張性的,大眼大鼻寬嘴巴,目光兇惡,張牙舞爪,這種以粗獷取勝確是给我一種震撼的感覺。再看近代的的近代的印地安藝術作品,雖承傳印地安圖騰風格,却發展新的氣息,色彩鮮豔,取材也極為豐富,我覺得他們的審美觀和超現實主義有相似的地方,甚至更有爆發力。

的確如此,到過溫哥華很多景點後,發現圖騰柱處處都能看得到,証明了加拿大人很珍惜印地安文化。這次來到博物館閱覽,也正是希望透過這些展示出來的文物,對印地安人的生活、宗教或祭祀增長見識。

(三) 史丹利公園

都說加拿大這個國家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,一點不假。光在溫哥華市內就有100多個公園,不但綠化了環境,更是美化了城市,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公園是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。公園三面環水,以面積約1,000英畝(400公頃)的廣大森林和海岸,成為加拿大最大與北美第三大的城市公園。

史丹利公園離溫哥華市區只有15分鐘步行路程。記得2004那年,我和施叔青大姐曾到此一遊,漫步於海牆步道seawall,環顧四周,蒼翠的林木,三面臨海、空氣的清鮮、北美印第安文化的圖騰柱,這一點一滴都在勾勒出的公園的壯麗。

第二次來到史丹利公園,有幸搭上侄女婿的便車環島遊走,才知公園之大,非我當年靠徒步能看得完的。車子在跑,我却不時驚嘆連連,多年前留在腦海中的風景頓時復活了, 多次請求他停下觀景。其中一個最難忘的,便是從此岸遥望到對岸市中心和「加拿大廣場」Canada Place的景觀,美不勝收。

「加拿大廣場」是大家熟悉的城市標誌,遠遠看去,其外型與悉尼歌劇院相似。 1986年溫哥華舉辦萬國博覽會,「加拿大廣場」以五帆屋頂譽滿全球,這組建築物由加拿大建築師艾伯哈德·蒒德勒設計,據稱耗費3億6千5百萬加幣。

飛鳥掠過,時間悄悄流走,已是黄昏時分,史丹利公園美景卻如昔,我們依舊還想在海濱捕捉日落的餘輝呢。

(四)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

伊麗莎白女王公園Queen Elizabeth Park是一座美麗城市花園,春暖花開的時候,櫻花、杜鵑、鬱金香、水仙、木蘭開滿山頭,宛如置身童話中。秋天,綠意不減,偶而遇見到一两株變紅的楓樹,流光溢彩,不愧是個遊園賞花的好地方。盡管到了冬天,寒風振山岡,白雪舖天蓋地,凝霜沾衣襟,也別有一番風情。公園原坐落在市中心一座拔一百五十二公尺的山上,當我站在公園的最高處,眺望遠處的城區和背後的雪山,溫哥華的美景彷彿收盡於眼前,心也跟著飛到九霄雲外了。

(五) 卡皮拉諾吊橋公園

到溫哥華的第三天,天氣轉晴,陽光雖然並不十分明媚,我們還是決定到了卡皮拉諾吊橋公園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遊覽。

買了門票,我們便走入公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木參天,一片郁郁蔥蔥,再走幾步路,迎面而來的是彩色鮮明的圖騰,如同一幅絢麗的圖畫。

有人說,不到卡皮拉諾吊橋公園一遊,不知走吊橋有多刺激。

不知是左脚或右脚踏上橋板,反正身體一移動便有點失重心之感,原是橋在擺動,我連忙用手抓住旁邊的綱線,定下神後發現這橋不寬敞,却是雙線路,前前後後都擠滿了人,靠吊橋的右邊走是剛到的旅客,他們戰戰兢兢的向河的對岸移動,另一邊是雄糾糾的歸來的旅客,此時此刻有如過江之鯽,我進退兩難,只好咬緊牙關舉步向前走,顧不上正眼去看那河谷深淵或翠綠樹林。

走了幾米路後,慢慢抓到橋擺動的節奏,步筏也穩定多了。偶而也向下一探,這一看可不得了,吊橋離河谷有70米之高,我們豈不是在空中懸走嗎? 再眺望白雲,迷漫一色,遠處的河水流淌,彷彿是天上之水那麼靈秀潔淨,两岸草木綠意盎然,而我卻茫然不知身置何處。

此時此刻的我,腦子不住地圍繞一個問題,脚底下這吊橋有多久了,又為什建造這樣的吊橋。

原來,卡皮拉諾吊橋始建於1888年,經過多次改建或重建,到最後的以混凝土加固橋墩、以鋼索取代繩索等,才呈現今日的面貌。現時的吊橋可追溯到1956年,共長136米,它是我有生以來走過最長的吊橋。

原來,故事一開始是,一位名叫麥凱蘇格蘭的退休工程師移民到温哥華,在卡普蘭諾河兩側買下24 平方公里的茂密的森林,還在峽谷陡峭的西部築了一間小屋。為了方便於從這小屋到東部來往,他找了兩個當地的印第安人幫忙,和利用拖車馬在河上用香柏木板和麻建造了一道繩橋。

沒想到,自從有了這道橋,那間小屋成為了人們郊遊觀光的地標。據說,每當橋被風兒吹得摇擺時,就會出吱吱的聲音,印地安人叫它為"笑橋"。

麥凱死後,1903年這道「麻繩索」被鋼纜繩取而代之了。到了1910年,愛德華馬洪購下橋及周邊地區。在第二年,他豎立一座碉堡作為一家茶館。1914 年,他加強了橋的額外的鋼插入,以提高其穩定性。1935年, Mac Eachran 購買了這塊地與繩橋。他邀請附近的印地安人的在公園的場地內建立圖騰柱,這些都是開放给公眾參觀的,它可算是最大私人收藏的原住民圖騰柱。

十年後1945年又轉手給Henri Aubeneau, 又隔了八年,1953年再賣給米切爾Rae Mitchell。這位新主人很注意市場行銷。所以他在1956 年花五天把這座橋重新建造,以確保其耐用性和安全性。並且在鋼橋的兩端鑄近 12 噸混凝土,並大力推廣城市的娛樂場所這一塊。此外在橋西,側米切爾建造了森林步道,和把東側前的茶館變成一家禮品店,在這個禮品店,人們可以買到印第安的手工製作的工藝品。

不幸等到米切爾退休後,客源大大放緩。這個商業公園要面臨「不確定的未來」考驗。

1983年,該地區被賣給南茜 Stibbard。從此參觀人數再次穩步上升。2004 年開放所謂的「樹梢冒險」,也就是說離森林地面30米高的「七繩橋」。2011年,公園又增加另一個懸崖上行走Cliffwalk的景點。

吊橋公園的景觀不斷與時俱進,名氣不脛而走,很高興到此一遊,秋水明瑟,懸崖垂空,一步一驚心,然而在公園中古木參天中,我在吊橋行走,穿梭自如,飽覽自然風光,也是另一番情趣。

吊橋公園中的印地安雕像 / 作者提供
吊橋公園中的印地安雕像 / 作者提供

後記:

2004年,我參加了在溫哥華Richmond區召開的海外女作家年會,會後和施叔青大姐結伴同遊,我們搭乘電車到溫哥華市中心,參觀了「人類學博物館」,樂此不疲地在溫哥華市中心、史坦萊公園溜達了一整天。次日又和王仙、伊犁两位大姐到維多利亞島的布查特花園遊覽。自那次小遊後,只要說起溫哥華,有名的煤氣鐘、印地安圖騰和花園的美麗景觀,就馬上浮現在我眼前。

2016年的秋天,我又來到溫哥華。這回也是要參加海外女作家文學會,不同的是,這次會議是在郵輪上舉行的,郵輪是從加拿大廣場碼頭出發,到聖地牙哥結束。在船上開會四天,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嘗試,研討會內容豐盛,文友們的互動也多,受益匪淺。

第一次出遊,先生沒能同行,我總覺得有欠他什麼似的。事隔十二年,刻意在開會之前四天來到溫哥華,一起享受溫哥華風情,與君同行的夢終於實現了,甚為歡喜。

2017/3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