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說名家——瓊瑤 - 高關中(德國)

2024-12-05

2024/12/4 

        今天,媒體報道,言情小說名家瓊瑤去世,終年86歲。這裡發表一篇介紹瓊瑤的文章,介紹她的生平和成就。

        你一定看過趙薇、林心如主演的電視劇《環珠格格》(1998)吧。這部頗受社會大眾歡迎、轟動一時的電視劇創造出最高的收視率,先後連拍三部,甚至連越南還翻拍了同名的電視劇。而《環珠格格》正是台灣言情小說家瓊瑤的作品。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迄今已寫了60多部言情小說,蕩氣回腸,精彩絕倫,賺盡億萬人們的愛與淚,風靡華人社會幾十年,在海外、在大陸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群。在瓊瑤的筆下,男歡女愛都是那樣纏綿美好,那樣令人神往。她的作品幾乎部部都經改編拍成淒美的電影或電視劇,許多著名歌星、影星,如林青霞、秦漢、秦林祥等人,都扮演了瓊瑤作品中的角色。

源於維基網站
源於維基網站

坎坷成才路

        瓊瑤於1938年4月29日出生於成都,祖籍湖南衡陽。瓊瑤是筆名,她原名陳喆,乳名鳳凰,瓊瑤出生時為雙胞胎,還有一位較她之後來到人間的弟弟叫麒麟。這是一個世代書香之家。祖父陳墨西留學日本時就參加了同盟會。直到孫中山去世,才辭官回鄉,隱居故里。父親陳致平,年輕時曾在北京"兩吉女中"教書,正好瓊瑤的母親袁行恕在那所中學讀書,結下一段師生緣。瓊瑤的本名陳喆,即源於"兩吉女中"的校名。

        瓊瑤出生於這樣的家庭,自幼便受到中華文化的良好熏陶和教育。二三歲時,她便能背誦詩歌,四五歲就能握筆作畫。不幸的是,瓊瑤生於亂世,也飽嘗了戰爭的苦難,一路從湖南逃難到重慶,瓊瑤小小年紀,就經歷了悲歡離合,這些都為後來的創作積累了素材。他們在路上遇到過不少熱心腸的好人,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曾建長——一位剛直俠義的軍官。他生平沒讀過書,卻佩服讀書人,他主動讓瓊瑤一家跟著他的部隊,以得到較好的照顧。一路上他對瓊瑤及他一家關懷備至,直到多年後,瓊瑤寫《六個夢》,其中的"流亡曲",即以曾氏為範本,表達他對這位軍人的崇敬。

        抗戰勝利不久,陳致平一家遷往上海,瓊瑤在上海上了小學。1947年,9歲的小瓊瑤在《大公報》上發表了《可憐的小青》,開始初露才華。

        1949年瓊瑤隨父母來到台灣。父親在大學教書,母親在中學教書,儘管不算富裕,卻也算擁有了一個安定的家,戰爭的惡魔結束了。

        可是對瓊瑤來說,卻出現了另一個惡夢。這是因為她的功課很不好,特偏科,除了作文和英文外,數理化各科常常考不及格。敏感的瓊瑤充滿了自卑。高中時,她瘋狂地閱讀各種文學作品,在幻想的世界忘卻現世的煩惱。她無論怎樣,都無法將功課學好。有一次她數學考了20分,老師讓它拿回家請家長"嚴加督導",瓊瑤的母親看了責備了幾句。瓊瑤心中一陣絞痛,感到無邊的孤獨與痛苦。她寫下絕命書,吞下一瓶安眠藥。好在家人及時發現,得以救活。但兩次考大學她都落榜,從此與大學無緣。

        18歲那年,瓊瑤發生了初戀,對象是國文老師,年齡比她大了整整25歲,這是注定沒有結果的戀情。瓊瑤很多年後寫了一首歌詞:

        "見也不容易,別也不容易,相對兩無言,淚灑相思地。

        聚也不容易,散也不容易,聚散難預期,魂牽夢也系!"

        這首歌所寫,正是她的初戀心情。

        結果這位老師被迫南下找地方隱居起來。兩人相約,等瓊瑤20歲時見面。但老師一去無音訊。實際上他寫了幾十封信,但始終沒有到達瓊瑤的手上。在母親的請求下,瓊瑤失約了。她那初戀也就隨同而去。但這次初戀,改寫了她一生的命運。在她的許多小說中,我們都能體會到初戀對她的影響。她的成名作,第一部小說《窗外》,基本上是以這次初戀為藍本。它之所以那麼感人,就是因為有她自己刻骨銘心的情意。

        1961年,23歲的瓊瑤正式戀愛並與另一位男士結婚。然而這次婚姻卻是個悲劇。這位男士本是個文學青年,可是自己沒有什麼大成就,又無法面對妻子的成功,後來竟沾上賭癮。1964年,當瓊瑤出版短篇小說集《幸運草》的時候,兩人解除了婚約。

多產女作家

        瓊瑤對文學創作的追求十分執著。在沒有名氣之時,她不停地收到退稿。但寫作的狂熱卻始終不滅。依然一手抱嬰兒,一手拿筆桿,勤耕不息。正在瓊瑤忙於為《窗外》的出版八方奔走的時候,她結識了皇冠出版社主編平鑫濤。平鑫濤慧眼識瓊瑤,他認為《窗外》這部小說不但氣息清新、文字娟秀,而且讀後讓人蕩氣回腸,於是願意幫助她出版。

        1963年7月,《窗外》正式出版了。第一版發行1000冊,讀者反映很好;一周後再版2000冊,仍是銷售一空;接著,皇冠出版社又3版、4版、5版地不斷印下去,該書依然走俏,歷久不衰。於是瓊瑤便"一炮打紅天下"。

        自此,瓊瑤走上了專業創造的道路,家庭經濟也逐漸得到改善。後來,瓊瑤凡有作品,便交皇冠出版社出版。隨著瓊瑤與平鑫濤的來往頻繁,感情加溫,她終於在認識平鑫濤15年後的1979年與之組成新家庭。用她自己詼諧的話說,她這才完成了在愛情道路上的"馬拉松"。

        瓊瑤與平鑫濤的婚姻是幸福的,他們在事業上相互支持,在生活上相互體貼。這使年齡逐漸增大的瓊瑤時時煥發出童心,作品連連不斷,成為台灣的多產作家。她平均每三四個月便可以寫成一部20萬字的長篇小說。而且每部都受到讀者的喜愛。她的《煙雨蒙蒙》、《幾度夕陽紅》、《月朦朧鳥朦朧》、《在水一方》、《一簾幽夢》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言情小說。由於瓊瑤小說娛樂性、消遣性、可讀性極強,特別是對於一種理想化的愛情的描述更是吸引了痴情的人們,尤其為大中學生、社會青年、戀愛中的男女所喜愛。正如瓊瑤自己所說:"古往今來,感情是同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故事,讓你甜,讓你苦,讓你酸酸楚楚,永無了時。"(見《彩霞滿天》)

        就說《煙雨蒙蒙》吧。這是瓊瑤二十五六歲時寫的小說。瓊瑤自稱,當時的她遭遇了太多的大風大浪,生活里充滿了挫折和痛楚,腦海裡只有悲劇,沒有喜劇。那個時期寫的幾部小說,像《窗外》、《幾度夕陽紅》等幾乎都是悲劇,而《煙》劇更是悲劇中的代表。在《煙雨蒙蒙》原著中,善良憨實的如萍用自殺來解決自己的困惑,卻無意中讓依萍和書桓感到內疚、自責,再也無法面對自己心愛的人,最終被迫分離……根據這部小說,大陸拍出了電視劇《情深深雨蒙蒙》(2001年),不知感動了多少痴情男女。

        美化人生的愛情理想是她小說的主旋律;曲折新奇、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她小說引人入勝的主要手段;具有濃郁詩意、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是她小說獨具魅力的重要特點。因此她的言情小說擁有龐大的讀者群。並有大量作品被拍成電影、電視片。

《環珠格格》的由來

        瓊瑤的書早在80年代初即已流入大陸,並引起一股洶湧的"瓊瑤熱",從家庭婦女,到大學生、中學生,幾乎每個階層的人,都為瓊瑤的愛情小說迷醉。有很長一段時間,瓊瑤在大陸,是最為知名的台灣作家。

        就在這股"瓊瑤熱"中,瓊瑤夫婦於1988年回到祖國尋根。他們來到闊別40多年的山城重慶,受到書迷們的熱情歡迎。他們還興致勃勃地參觀遊覽了北京的古蹟名勝。以後,他們又幾度訪問大陸。

        在大陸之行的時候,瓊瑤仍不忘尋找素材,尋找靈感。《環珠格格》這個故事的靈感,就來自於北京西郊的地名"公主墳"。瓊瑤覺得這個地名很奇怪,和一些北京朋友談起,才知道這個地名有個傳說:

        相傳,在乾隆時期,乾隆收了一個民間女子作為義女,封為"書格"。這位"格格"去世後,仍然不能葬在皇家祖墳,所以就葬在"公主墳"這個地方。當然,那時的"公主墳"還是一片荒煙漫草,是個很偏僻的地方,這個地方因為有幸葬了一位"公主",從此就叫"公主墳"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
        傳說的內容非常簡單。但是,給人的想象空間實在很大。瓊瑤忍不住就想象起這位"格格"的故事來,是怎樣的因緣讓她認識乾隆?是怎樣的經過,可以進宮?進宮以後,過的是什麼生活?以一個民間女子,來適應宮闈生活,她如何適應?乾隆為什麼收她為"義女"?既然封為"格格",一定非常非常喜歡她,後來又怎樣……想來想去,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小說題材,應該是一本很厚的書。瓊瑤就在腦子里醖釀這個故事。

        瓊瑤決定動筆寫這個故事。當時,沒料到這是一個龐大的工作。她很少寫清宮小說,還沒提筆,就面臨到許多的問題。參考書堆滿了桌子,還沒寫書,就先看書。對於那個時代的稱呼,禮儀,說話方式,規矩……一一作了瞭解。

        根據"傳說",寫成"小說",當然絕對不是歷史。瓊瑤放開自己的思緒,一任它天馬行空。其結果就是故事性極強的小說和電視劇《環珠格格》。